Kindle最新动态

世上万事,不过是一懒二拖三不读书

转帖:世上万事,不过是一懒二拖三不读书!楼主(应该还是个学生)13年的阅读经历,读后感真切分享,看看哪本你也喜欢!

以下为原文


张佳玮在一篇文章里说:"我们绝大多数人在那里感叹天赋不足、创造不够什么的,其实都是幻觉。我们绝大多数人的问题,归结到最后,就是一懒,二拖,三不肯读书,如此而已。"

每次读到这句话,脸上都火辣辣的,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
然后看到吧里好几个一直在坚持的读书贴,很是佩服,就想也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历程。虽然可能只是只言片语,但也算是对这段时光的一点交代了。
本来想等考试完再开始,不过借口这种东西什么时候都不会少的。很多事如果现在不去过,也许真的就永远不会去做了。
所以就从现在开始吧,希望自己能够尽量坚持下去。


先来说说跟kindle有关的。

以前看书一般都是纸质的,13年的话更多读的是电子书。暑假时候去建筑工地上搬砖,每天空闲比较多,但是在那地方看纸质书很多时候不方便,所以就开始用手机找电子书来看。
到9月份入学,当时想看柴静的《看见》,图书馆的早被借走了,还有好多预约的,然后试着找电子版。再然后注意到多看阅读,找epub格式的电子书,就也知道了kindle的存在。
不过我到现在还没有kindle,怕自己买来了却不去看书。就想着先试着尽量去读,看一下是不是能一直读下去。如果真的可以,那就去买一个。

下面这个是今年在豆瓣上有记录的一些书。

先大概说一下13年的阅读经历。

对我来说读过震动最大的是蒋方舟《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里最后一篇的《审判童年》,所谓震动其实无所谓好坏就是柴静谈论自由诗所说的那种“不安稳的状态”。

之前一直想读终于读了的作者有木心、马伯庸、梁羽生和张小娴。
木心读的是《温莎墓园日记》,老先生的文字确实很妙。当时网上找不到epub版的,于是自己还专门ocr校对做了一个。
马亲王的水准不必多说,就读到的几本来说,感觉亲王的故事越写越精彩。我比较喜欢的是《三国机密》,司马懿跟刘平之前的感情很受感动,以至于我愿意相信在历史上他们真的是这样子。
梁羽生的小说大概是一下子看得太多了,套路上差不多,看到后来比较没劲儿。很多人所提到的诗词好这个,说实话当时只顾着看情节没怎么注意。不过他的武侠都 是成系列的,一本书的人物在其他各本里也都会有。以前看小说总会想结束之后主角怎么样了呢?在这里正好满足好奇。
张小娴的言情文确实还是比较符合我的口味的,也许骨子里文艺点的都比较喜欢这种调调,就想初高中看小四、韩寒、安妮宝贝、安意如。

读到的比较失望的是《罗辑思维》,这本是近两天才看完的,感觉完全不讲逻辑。

还是先从最先看完的《罗辑思维》开始记录吧。

编号:01


书名:罗辑思维
作者:罗振宇


这本书在读之前期待很大。因为很多人推荐值得关注的微信账号时都会提到‘罗辑思维“,这个微信账号也往往被拿来当做自媒体的典型。但我一直不习惯微信语音,所以没有关注过。刚开始我还以为这个罗跟锤子手机那个是同一个呢。

这本书就源自于那个节目。罗的节目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每期节目都会探讨一个话题,很多话题比较有争议。节目里会穿插很多故事啊、书啊、理论啊,还是蛮有趣味的,也会有不少你之前不知道的新东西。

但 是这本书的话看起来并没有多大诚意。整本书完全就是节目的文字稿或者字幕什么的,基本上看不到有什么改动,就连节目当中的开场之类的都完全保留下来了,这 除了多占点篇幅还有其他用处么。我还是觉得,既然想要出一本书,还是要有书的样子,最起码校正一下什么的,要让读者看出来你的诚意。

这 本书很多观点很新颖,但有些毫无疑问是为了新颖而新颖的。比如说提到陈冠希,说其实就是一个小年轻,只不过干了特别容易成名的事。然后开始批判”这就是互 联网时代,公众对于名人的一种不体谅、不原谅之处“。这事跟成名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公认的道德底线问题,这种东西难道还不许别人表达一下厌恶么?

要我来说,这本书真的是名副其实。什么是罗辑思维呢?其实就是不讲逻辑的思维。比如说跟公知谈心,后面开始讲好左派是怎么样的。比如说要论证民意不等于正义,给出的例子是国王要求审案遭到法官拒绝。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故事讲得不错,知识和观点很多也都是高端货,但惟独中间联系它们的纽带是劣质品。或许通过这本书的逻辑错误来让大家做一个练习,也是出版这本书的目的之一?

 

编号:02


书名: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作者:蒋方舟


跟蒋方舟其实基本算是同龄人,很早就听说过她,本来以为她应该也是新概念作文大赛出来的,毕竟那个时候成名的少年作家大多是来自这一体系,结果发现不是。

这本书是她的一个合集。从被清华破格录取到新周刊主笔,蒋方舟的人生履历一直算是顺风顺水。对于少年成名者来说,他们在收获旁人的赞美与掌声的同时,必然也要承受相应的压力,“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前人故事也算不得少。

但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她对自己过往文字的审视,她说写作于她越来越困难。她说曾经习惯于“用宏大的词汇说话,而不再只关心文学及与之相关的;俗世的乐趣,不再是常态,而是暂时逃避的去处”。然后,开始“暂时放弃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

书 中的文字大都是她之前发表在杂志或博客中的,这本书作为这些年来的回顾,确实如她所说,很多文字显得过于宏大空洞,这些篇章也是我所不喜的。而当她转向个 体之后,我反而可以看到更为鲜活的人事体验,其实这也是她所擅长的。所以我也愿意相信,她会在这次告别之后慢慢找回写作的意义。

书 最后的《审判童年》应该是最受震动的一篇,无法单纯地用好或者坏来评价,只是突然遇见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很多人说蒋方舟早慧,这一篇里体现的很明显。 这里出现的兄弟姊妹或者父母都不再只是一直被人描绘的一种温情存在,反而更多了些刺痛和恐惧。这直接导致我隐隐感到不耐甚至是愤慨。因为她所提到的童年对 于我来说完全是陌生的。比如,我想象不到刚刚发育成熟的女儿面对父亲的微微尴尬,想象不出会有那么憎恶自己孩子的母亲。

“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这是书中的一句话,拿来与大家共勉!

编号:03


书名:兔子什么都知道
作者:夏正正

这是一本童话,讲的是一群小兔子的故事。很早就知道这本了。当时在网上找找不到完整的,只有几篇。看了之后感觉好温暖。后来大概11月的时候看完了。

这 本书前面的一部分其实算是小故事或者冷笑话(难道跟冷兔有关系?),就是两只小兔子在那里谈论各种事情各种问题。后面的部分是比较完整且独立的童话故事, 当然也是跟这些可爱的小兔子有关的,或温暖或忧伤。里面有好多可以摘录下来的或温暖或搞笑的话。不过前面的小故事小笑话一下子从头看到尾的话,到后面确实 也是会稍微感到枯燥的。所以,这部分最好还是每次看一些更好,不要一下子就赶功课似的要把它读完。

其实要说的话,这本书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温暖,很多时候还会让人思考一些东西。里面短短的对话间所涉及到的主题也有好多,比如孤独,误解,爱情。记得里面有一句话说“安静有时也很吵的”。有时候大概真的即使在夜深人静时也会想起很多东西,然后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吧。
还 有一个小故事印象也蛮深刻。是一只花蚊子的爱情。花蚊子喜欢上了犀牛,她每天都站在牛角上静静地陪着他,只是默默的陪伴就让她满心喜悦了。她以为如果他不 喜欢自己,那么他该不会让自己待在这里。可是,残酷的真相却是,犀牛根本没有意识到她的存在。对于犀牛来说,她的整个世界都太渺小了。

这是书里面的一个片段:
给兔小白的情书(夏正正)

亲爱的小白,简约不是少,而是没有多余。足够也不是多,而是刚好你在。

亲爱的小白,生活充满了意外,你永远也猜不透接下来发生的会是一场车祸还是
一场爱情——抑或是这两者会同时到来。所以趁着车祸尚未发生之前,让我们抓
紧时间相爱吧。

亲爱的小白,我离天堂的距离刚好有我离家那么远,而我离家的距离刚好有我离
你那么远。

亲爱的小白,真正拥有过的事物是不可能完全消逝的。因为我现在和你拥有快乐
,因此即便快乐有天走掉了,我们也拥有走掉的快乐。即便那些快乐看起来好像
都只是一眨眼的事,但还好有你陪我一起眨眼睛。

亲爱的小白,你拥有我一半的愉悦,我拥有你一半的哀伤。爱情里最美妙的交换
是什么呢? --我因为爱你而成为了你,你因为爱我而成为了我。我们却依旧还
是我们。

亲爱的小白,那些从来没有相爱过的兔子是不会真的死去的。未曾爱过也便未曾
真的拥有过生命。在我们所能拥有的一切事物里,生命无疑是最珍贵的。恰如在
所有能让我们分开的事物中,死亡是最美好的。

亲爱的小白,如果生命是一场寻宝之旅,最终我就会把你拖到上帝面前说,我
找到了这个。

编号:04


书名:看见
作者:柴静


柴静的书刚出来就挺火,认识的文艺点的女青年好像都很喜欢她。不过我向来对于太过流行的东西抱有一些偏见。就像前几天新京报书评周刊评选失望之书,书评人提 到村上今年大卖的那本书时说,“这本书一周倾销一百万册,这不可能是文化现象,只能是宗教现象或商业现象。”可是后来发现,对于自己来说,原来更多只是偏 见,畅销书也未必就一定不是好书。这本书就是一本畅销的好书。

突然发现,很多书在你初读和之后在读完全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而初看 此书时,更多关注的是书中所展示的这个社会不为人知的角落。比如非典当中被消失的那些病人,那些因环境污染染上各种癌症的村民,在采访当中不时会遇到的利 益相关者的阻挠。而在第二次读的时候,更多的开始关注柴静个人的成长。
而这两方面其实也正是本书的立意所在,既是个人的成长告白,也是整个中国十 年来发展的一个见证。突然想起了之前看蒋方舟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其实也是这样。只是柴静的书因为有了具体事例的支撑,对于整个时代的刻画更加细 致,而蒋方舟则主要是大时代下个体的生活见证。

柴静在刚开始做节目的时候被批评生活的太塑料、不真实,那是她完全是一个文艺到骨 子里的小年轻。这本书里也可以找得到这样的痕迹,比如刚见陈虻时,翘着二郎腿,然后心里吐槽都是带”哟“”嘿“这样萌的语气词的。不得不说,会卖萌的女生 真的无敌了。不过真正做新闻的时候,这样子大概真的要带上做作的标签了。这时的柴静就像刚开始年会上的那副漫像,行头是披肩、高跟鞋、裹腿小裙子,然后细 声细气地发问。
而后来的她,真的开始反省,开始改变。看到一个细节是柴静有次一个人编节目到凌晨三四点,只穿件毛衣从单位走回家,脚崴伤了还要在 十几层的楼梯上爬上爬下。大概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候吧。想起来都要觉得无助,坚持不下去,只是若真的坚持下去了,也许就真的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了吧。

在整本书里,对卢安克的故事印象最为深刻。
卢安克说:自由是一种站不稳的状态。想起《江城》里的Elimy,她后来扔下了涪陵安稳的教师工作,独自一人到深圳闯荡。她说:对女人来说,当老师是一个好 工作,也很容易找到合适的男人结婚,这样日子会过得很闲适,但对我来说过于舒适的日子就像死了一样。而卢安克为自由抛弃的东西更多,他是一个德国人,却独 自一人在中国生活这么多年。他不肯接受当地政府所发的薪金,不肯接受新闻媒体的帮助。他每月只靠着100块钱的生活费在那个偏僻的小地方跟那些孩子一起生 活,教他们画画、设计图纸、拍属于他们自己的视频。
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卢安克无疑是一个失败者。他说城市人思考的速度好快,他跟不上。而实际上很 多人说话其实是根本不需要思考的。而对于卢安克,这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卢安克对于每个问题,都会慢慢思考,然后给出自己的答案。正因为这样,卢安克才会开 始教育实验,试着把德国的教育理念介绍进中国。同样因为这个,他后来才放弃直接照搬西方的经验,转为自己去摸索。

在三年后再次采访卢安克的时候,柴静问: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其实柴静已经开始改变。三年前的她以为自已愿意和孩子一起玩泥巴,但其实这只是一个文艺女青年幻想中的自己。实际上她想到的只是衣服会脏、玩起来很傻而已。三年后她却开始愿意陪孩子爬山路,捉螃蟹了。
卢安克当时的回答是:“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是啊,这些年过去后的自己也许真的还不足够好,但只要有意识并开始行动,还有什么可怕呢?

发现读书的时候不做点笔记什么的到后来真的很多东西都记不得了,然后本人又是处女座偏执狂,于是总是要再翻一篇书才觉得能写出点什么。这样的话不知道13年的书什么时候才能总结完了,14年的也没法怎么开始了。
所以13年剩下的的就大略总结下,留作存目,然后赶紧开始新一年的。。

分享到

朋友圈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分享到

QQ空间

通过邮件

分享给朋友